傳統中國儒家文化,很有著長幼有序的觀念。十分重視輩分倫理,親族間叔叔伯伯各種稱謂,有時候複雜得真叫人難易辨別。台灣民間,在親族關係中,有著「論輩不論歲」的習慣,所以常會出現七十歲老人要叫十歲小孩為叔叔的怪事呢!

這種文化習慣,自然也深深影響到佛教發展。中國佛教從隋唐大盛,創立各種宗派以來,各派法脈的延續,常是依賴一代又一代高僧相續,就像禪宗,初祖達摩,衣鉢傳至二祖慧可,二祖傳三祖......如是而令法脈延續,有點像家族的生生延續一般。只是隋唐佛教興盛,代有高人輩出,所以此種形式背後,代表的是教證內屬的清淨延續。但隨著宋元之後,佛教漸衰,法脈意義,就越來越像帶著濃濃親情的家族系統了!於是出家人除了剃度「師父」外,師父的師父就是「師公」,師父的「師兄」,就成了「師伯、師叔」,而自己的師父是臨濟宗第二十代,自己也就是成了第二十衣代傳人。如此,遇見同門同系,自有一番親切感,但恐也由出世佛家而進入另一個佛教家庭。

初學佛時,我所跟隨的師長,帶著我們去拜見他的親教師,當時在我心目中,都令豎立起一個高不可攀的崇敬,覺得親近「師公」實非我今生之所能,加油!等到那一生我修得夠好了,像我師父一樣功德,再來依他。

而佛教界向來確實也是不太支持你「越級」去依你輩分高的。

還記得一九九三年,日常法師第一次帶我們在家人去達蘭沙拉,聽法王及辯經院洛桑校長講經時,我們就是懷著去看「師父的師父」那種心情去瞻仰的,並沒有當作依止對象來看待。

法王在一九九七年第一次來台後,他的中文翻譯蔣揚,出了一本「我的上師‧‧‧‧」,當時幾位朋友看到這本書名時,批評說:「好大的口氣!竟敢把法王稱為『我的上師』!」我也是這麼覺得,依尊者他的輩分與證量,怎可能是一般人所能依止?

三次年前,我有一些佛法上的困惑,一直無法釐清,去找了一位轉世仁波切,問他,說:「我有一個問題已問過我的師長,但總得不到解決,請問我該怎麼辦?」他說:「那就再請問第二位老師啊!」我說:「眼前還沒有因緣。」他說:「你不是經常會去達蘭莎拉聽法王講法嗎?也可以寫信問尊者啊!」「那麼崇高的尊者?」「是啊!他也是你的上師,不是嗎?」「不是,他是我師父的師父。」「但你以學生對老師那種求教的心態聽他講過法吧?你也在他跟前得過灌頂吧?」「是的!這些都有。」「那他就是你的上師,當然可以求教。」經過一番討論,我才清楚,原來藏人並沒有「師公」概念,沒有「越級求教」的問題。

從此,我才知道,原來尊者是我的上師,不是「師公」而已。正巧,二零零五年在請法活動中,有人問起,「法王,我們想依止您,但您那麼遙遠,事務又忙,我們有問題時該如何是好?」尊者回答說:「我有一個網站,上有網址,你們可以上網來問。也可以把我觀想在眼前,只要幾吋大就可以,然後祈求:『祈請上師速速知』!也可以這樣。」從此,我遇到困難時,經常如此祈求,還真有效呢!常常在自己煩惱現起時,透過祈求而得到佛法的靈感,解決內心困惑。
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
............

學佛人,很容易以世俗心態來看待修行世界,談倫理輩分,固是一種禮儀,但若過分重此,忽略以「法」為中心,則易落入世情,建立「佛教大家庭」,衍生出新的執著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