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有一個法師送我一本書,書名叫「榮格與密宗的二十九個覺」,看了非常歡喜,介紹與諸位分享。

這本書的作者是羅布.普瑞斯,他追隨過那西喇嘛與梭巴仁波切,在一九七三年學佛,以藏傳佛教為主。曾在尼泊爾隱修多年,一九八七年後担任心理治療師。這本書就是結合了藏傳佛法的靈修之路,以及榮格心理學的心理分析,列出二十九個主題來探討。可以說是一本佛法與心理學的對話書,透過心裡解析,協助我們更正確掌握佛法所要傳達的要義。

這本書中,點出我們修道歷程中,很多不自知的誤區,以致於靈性昇華之道,變成被痛苦捆束之途。

作者在導讀中説:「我們往往不了解,自己欺騙自己的能耐有多大。這麼多年來,身為佛教徒,我常常對自己以及我的一些同修自以為是、扭曲佛法的能耐感到驚訝;我們往往為了保住自己的社會身分,堅持自己的習慣和想法而扭曲佛法。我們也可以說我們人—不論集體或個人—都會改造宗教教義來肯定自己的精神官能症,這種傾向,在宗教教條主義和基本教義派身上最為明顯。」

本書還嘗試透過心理分析,讓學佛者比較清楚的認識到如何將佛法融入生活中。書中提出了很多佛法被崇高、神聖化之後,脫離它所應具的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的特質,以致於偏離現實生活。

作者説:「對於某些從事靈修的人而言,困難不在於對靈性的追求,而在於如何體現日常的身分。.........這一點,有些人會顯現為某種理想化的、神祕學式的歇斯底里症:凡事都是好的、奇妙的、美的。不過,這一切美好的事物,卻和日常生活世界沒有什麼關係,也完全排除了生活的黑暗面、痛苦面。而有的人會開始熱烈狂信、嚴格修練,說是為了求得靈性的證悟,這樣狂熱追求靈性的救贖,往往遮蓋了內在深層的問題。」

書中也提到了社會文化背景,會深深影響到我們對佛法的認知。換言之,我們以為我們在學佛,但實際上,我們在修的,還是本來世俗的習性。

作者説:「今天,隨便哪裡,都有人在呼籲要自我改善,這是在暗示『我不好』,我必須好一點。......不幸的是,即便是靈性這一面還是不能免於這種習性,我們用來衡量自己的,如果是靈修的理想,那麼,光是『修得好不好』就有相當的壓力:我們必須『更』關心別人,『更』清淨,『更』精進等等。......但這種『努力』是建立在『不接納自己』這種根本的『匱乏』上。」

作者提到,一個尼師,努力修行,也盡力服侍她的師父,睡得很少,努力付出,人人都說她真是一個菩薩。可是私底下一個人的時候,卻是個悲傷不快樂的人,最後生病了,她內在的掙扎,終於顯露到理想的菩薩人格表象之外了!幸好,經過治療,不再否定自己,並放棄為自己盲目設定的理想。作者結論説:菩薩「完全無私」的理想,必須從健康的自我價值感和自愛產生出來的,否則會變成病態的一部份。

總之,不管您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學佛人,還是鬱抑緊繃的學佛人,本書都能夠對您產生啟發。如果您根本不打算信佛,那麼這裡頭運用心理學的語言,把佛學中一些空性,無常的觀點精彩描述,也還是蠻適合您參考的。

『註』:本書出版者是「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」,總經銷為彙通文流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