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年中秋節,我收到了朋友的柚子、月餅等禮物,有的是那種要去排隊才有的名品。但最特別的禮物,卻是用牛皮紙包的六包麵條。簡陋,然而珍貴!

緣由是這樣的:
幾個月前,朋友買了經絡推拿券,擬供養某師父,結果師父要長時去美國,朋友怕過了有效期,便轉贈給我。於是我每週去做推拿。

地點在一家有機商店,店主附設推拿服務。店主是位四十歲的男性。推拿過程,他主動跟我聊天,問我工作等等。第一次,知道我是佛教徒,第二次,就變成了宗教對談(他本身信一貫道,父親還是點傳師)。第三次開始,改成佛學問答,每次他都會想一些宗教問題問我。

有一次,他問我,信仰宗教是不是就要過清苦日子?我說:「不是!是要過『輕快』日子,減少外在負擔,找到內心輕鬆之法。只是每個人物質上的需求標準不同,所以就我們來看是清苦的,修行人可能剛好;既然剛好,那又何必多求?至於我們自己,還沒修煉到那個層次,需要的多,那就多賺點,又有何妨?宗教規則是:只要正當的賺,錢就不是罪惡。把錢用在利他,還會變成善舉。」

聽到賺錢不是罪惡,他豁然開朗,語帶無奈的說:他本來在電腦公司上班,一切順利,後來學了生機健康概念,覺得很有意義,便憑著一股宗教般的熱誠,辭職開有機商店。沒想到兩年來,工作時間長,利潤低,把原來的利他理想給消磨殆盡。而宗教的訓練,又給他不應該追求物質慾望之感,以致於沒有勇氣向客人推介產品。忙碌又匱乏的生活,弄得夫妻吵架,最後離婚收場。現在他分到一個男孩,卻依然無暇照顧。為了這個店,他有説不出的苦!

聽他說來,彷彿他自己已陷入困境。我告訴他:「理想與現實,必須取得平衡點。在心性功夫未達到一定成果時,應該是把理想留在心中醞釀,不必將開店當作慈善,只要誠信而行,就是利益人。正當的錢,是可以光明正大去賺的。」

接著,我們就討論起,怎樣才能夠多賺點錢。我建議他:以推拿為主,健康食品為輔。因他既不善於推介產品,那就多做推拿服務,比較適合他的個性。正好,屋主要漲房租,他也想搬家。他告訴我,想找一個一二樓的地方,這樣店在一樓,家住二樓,晚上便可以就近照料小孩。我說:「既然一切在改善中,快樂一點吧!客人會因此而喜歡你的!」

本來是去治療,後來變成朋友,最終變成心理輔導師。看來,只要樂於傾聽,關心別人,處處可以交友。

中秋節前,我把人家送我的一盒月餅,轉送給他。他有點驚訝,客人反送禮物,在他而言是頭一次。我說是要給小孩吃的,不是送他,這才接受。接著,他從桌上拿出六包健康麵條,回贈給我。(之前曾告訴他,我都煮麵吃。)並説:「沒有好禮相送,你就把這個當作祝福吧!希望你更健康!」頓時,我很感動。那種感覺,就像你去鄉下親戚家,臨走前硬是拉住你,去菜園子摘兩條絲瓜,送你當土產一樣,親切又真誠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