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一部電影。走出電影院時,有點失望,因為劇情平淡,演的都是我所熟知的事物。花兩百多元,有點心疼。


不過,幾天來,電影的情結卻一直在心中顯現起來。我想:真有趣,這麼平淡,卻有餘韻!


那是俄羅斯拍的一部紀錄片:「尊者喇嘛的一天」。


之所以感覺平淡,主要是因導演手法不高明,沒有辦法用鏡頭彰顯他想表達的觀點,全片就在平舖直敘的狀態中演出。


之所以覺得有餘韻,是因為尊者喇嘛的一天,給人印象深刻。


影片始末,是俄羅斯有一群佛教徒,去印度達蘭沙拉,聽尊者講經。此片導演也去了,他請求尊者讓他住在寢宮拍攝一天生活狀況。所以影片就從起床刷牙開始,「早課」禮拜,白天上大殿講經,下午見客人,回房後喝茶(僧侶晚上不吃),走跑步機,還有打開電視機看社會群相,直至就寢。


法王那種毫不保留的率真,令人動容!如果是我,有人要採訪,一定盡量表現出自己美好一面,這樣上了鏡頭才好看。而他是一個宗教大師,如果能夠呈現他在住所精進用功,甚至顯現神通,超凡入聖,必然能夠增加信眾的信心。然而他沒有,就跟我們一般人一樣,連刷牙、走跑步機的鏡頭也可以入鏡!


這就是不平凡之處!他對佛法已經修入心中,所以不需要展現「自己很有修行」,來博取他人認可;他對佛法,已有正確把握,所以能將「自在」展現在衣食住行中,不必炫示宗教的「神聖」面貌。(打開電視機那一段,正是我們凡夫俗子每天在做的動作,但不同的是,他去了解芸芸眾生在忙什麼,卻不會像我們般被螢幕綁住內心。對他而言,電視,隨時可開可關,由心指揮。〉


導演想要介紹「緣起」的慨念給觀眾,所以引了好幾段尊者開示。可惜對於沒有學過空性哲學的人,可能會有點搞不清楚。


有一個段落,尊者伸出手指,他說:「我的中指最長,無名指次之,食指最短。」接著收起中指,說:「無名指最長,食指最短。」再比對中指與無名指說:「中指最長,無名指最短。」


他下結論說:「事物沒有絕對性。」意思是:長、短這些概念,是由比較(互相觀待)而形成,事物上面並無「長短」存在,是我們的概念賦予長短。因此,它沒有本質(自性)。


用我們生活經驗說:當某人說:「我很窮」、「我今天很不幸」時,心中必有一個對應的參考點,(顯然不是以非洲難民做比較)。既是相對成立,那麼當改變參考點時,必會變動答案。(比起非洲難民,會驚覺自己是小富翁哩!)─── 然而,我們不知此「相對」觀,誤以為真有一個窮與不幸在身上,於是令自受苦。


影片中,尊者也談到了寰宇責任以及環保議題。有一段提問說:「就環境問題來看,破壞者大於復原者,地球未來似乎沒有希望可言?」


他的答案是:「就像太陽一樣,有日升,也會有日落。你可以說無法改變此現象,但也可以利用日升時種植作物,等到日落時,你已經充分運用有太陽時的白天,作下有幫助的事了!」
尊者之意是,人類諸多破壞環境,造集惡行等,固然非我之力能扭轉,但我們卻可在此過程中,累積善行,竭盡心思去努力,等到我死了,或者地球毀滅了,我已種下有意義的善種子,並沒有白費力氣。
以此心情來看待這部俄羅斯片,導演的努力,可能不會掀起大迴響;引進這部片的片商,可能也不會獲利。但他們一顆想要幫助社會,令社會更善美的心,不會因為電影下片而結束,它將延續到他們各自的來生。
※此片在台北「國賓影城,長春戲院」演出,不知何時下片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