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向來不喜歡各種儀式,婚喪喜慶,不愛參加;開幕結業,興趣不大;學了三十年佛法,集體共修的宗教儀式,我也不太有興趣參加。


可是,人類是群性社會。有人群,就會有儀式。有些儀式,是躲不掉的。所以,從小到大,一直在不得不的心情中,參加各種儀式。小學開學典禮,畢業典禮;中學開學,畢業……。


我第一次不參加的儀式,是大學畢業典禮。當時,學校沒有教育規定要參加,畢業證書也是自己到系辦公室領取的,所以我享受了一次自在:大家穿「黑衣」在大禮堂中,我卻拿著書在圖書館。我畢業了,沒有在校園裡留下畢業身影。


畢業之後,走進宗教團體,更讓我有理由「遠離世俗」。婚喪喜慶,總是儘量閃躲,找下面的人代理。真不得已,我也只是去主持誦經。所以公祭怎麼進行,幾乎不知道。


我總認為,這些儀式,是做給活人看的,死人那需要這些?他最需要的是善業,不是排場,不是儀式。但,大半時候,我還是配合社會儀式在過日子,只是偶而自己可以決定時,就不按社會之路走了。


例如,我母親過世時,自己可以作主,於是迎靈、家祭、公祭……一切都免了。出殯時,只邀請學佛朋友、家人,認真做一堂佛門共修。剩下的,就是我自己努力代替母親做善行。大概是家族人丁稀少,所以並未引來任何反對聲浪,可以在沒有世俗的狀態下完成。


過了半個人生,最近朋友母親的告別式,我才發現,過去只從單面角度來看儀式的心態,有所錯誤。


那一天,家祭前,朋友先找來我們參與誦經。誦完經,家祭,等公祭時,諸人在靈 堂外聊起來。好久不見的老朋友,因為友人母親仙逝而相聚,所以,我看見儀式的好處:創造社交機會,讓人互相關懷。喪禮不只是亡者、喪家的事,也是讓其他人 互動到了。特別是在忙碌的現代,咫尺千里,能跟熟人連絡,真是不易。


我因還有他事,無法等公祭,於是跟居喪的友人告辭。他很感激的說:「沒關係,最重要的部分(指念經),你有來幫忙,那就夠了!」顯然他看到這麼多人來幫忙,覺得很高興。


以前,我太在乎,要怎麼幫助亡者。其實,生死無常,固然亡者要被幫忙,生者也需要被支持的。喪禮上,親朋好友出現,就是一個最好的心理支持。


雖然人數很多,但是,除了少數人外,大部分親友都只是陪襯的而已,但「這麼多」關懷,卻令喪家心理上得到安慰。也會覺得亡者是被關愛的,被肯定的。


由此看來,社會上各種「枯燥的」、「形式的」典禮、儀式,其實各自都有其意義。只是,儀式做久了,做多了以後,大家忽略儀式的實質目的,才會形成僵化無聊。就像孔子說的:

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」不能從「心」出發,儀式就乾枯了!


最近,接連參加了朋友的婚禮、喪禮,令我找到其價值意義,我算是開始「入世」,有一點點願意關心別人,分享別人苦樂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