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對一切心存感激


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此生能過得精采豐富。我們努力想要成為有權勢的人,我們辛勤工作想成為更富有的人,我們試圖透過繪畫、音樂或某些表達形式想讓人生充滿意義。這樣的人生,我們可能從中得到某種滿足,但如果我們訓練自己與自己的自然遺產相聯繫,我們就可以在每一剎那都得到這種豐富感及美好感。(P.50頁第1行)


本有的豐富


擁有很多財富不一定就讓人感覺富足,許多非常富有的人內心卻非常貧乏。我們可以一輩子努力工作來改變自己的物質生活,但如果沒有內在的富裕,我們永遠都會感到貧乏與不滿足。那些內心富裕的人,是不依賴完美的外在狀況或充沛物質的。他們也許對世俗的財富及權力懷抱著深刻的感激,但同時,他們的內在有著一股十分微細而紮實的富裕感。(P.50頁第7行)


我們越能認識自己內在的豐富,就越能擁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,一旦知道我們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,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喜悅與滿足;生命中所顯現的一切,不論好壞、舒適與否,便都是令人喜悅的。(P.52頁第4行)


福報功德及財富


我們之所以是我們,以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受到福報功德的影響。在此生中所經驗到的好運,是過去善行的結果,是這些行為驅使我們趨向真理,也驅使我們展現自然的善。你也許會認為你的好運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,但事實上,所有的好運都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的行為以及他人的善意。無論我們如何努力,倘若沒有福報功德,我們絕對無法經驗到或得到這些福氣。(P.52頁第12行)


在生理上、智能上及創意上,我們都具有自己覺得特別、甚至驕傲的正面特質,也許我們擁有的巨大財富讓我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,但是這一切的特質和有利的境況,都是過去行為的結果,而不單只是現在努力的成果。


如果我們在心中保持這樣的想法,就不會變得自大驕傲,而且當情況改變或消失時也不會沮喪潦倒。倘若不將正面特質及情況認同是「我」或「我的」,它們就永遠不會是一個負擔。如果我們承受福報功德之時能飲水思源、心存感激,我們日後就會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及行為,這是將目前的福報功德做再投資的最好方法。


福報功德有兩類。第一類福報功德能清除修行道上的障礙,使我們的基本智能及道路得以開展,如此可為我們帶來有利的情景及我們所欲求的事情。第二類福報功德能讓我們確實體驗及享用它們。


累積第一類功德的方法,就是在身、語、意上盡量減低自我重要感,盡量去利益他人,同時與已經解脫而且了解內在本有富裕的人結緣。要能累積第一種功德,我們要運用業因果的知識,來創造那些可以讓自己與他人真正幸福的情境。


如果說第一類的功德可以為我們來所渴求的情境,那麼第二類的功德就是可以讓我們實際享用它。如果沒有享用財富的功德,我們會被壓力及擔憂耗盡。


對一切心存感激


令人驚訝的是,第二類福報功德比第一類更難累積。享受財富的能力來自對世界深刻的欣然感激,我們唯有放下自我重要感才有可能產生這份欣然感激。若要好好享受我們的好運,我們必須用更細微的方式對自心下功夫。簡而言之,富裕是我們的本性,但如果我們將自己豐富的天賦用在維繫自我重要感之上,我們就摧毀了享受它們的能力。(P.55頁第5行)


不能欣然感激這個世界,就表示欠缺第二類功德。.............


我們是否欣然感激自己珍貴的人生?沒有錢財可以買到這人生,我們因為第一類功德而得到此生。無法欣然感激它就顯示缺乏第二類功德。(P.56頁第2行)


思索這些事情就能對我們所做的一切事,包括傳承、上師、法教及修行,培養出一份更大的感激。(P.56頁第10行)


我們擁有如此設計精良的身體,也都因為過去生非常善的業而來的,這些都是人類資產的內在及外在面相。(P.57頁第1行)


別讓心消耗在瑣事中


這個資產還有一個神祕的部分──那就是心。我們的心以五個不可思議的感官將我們與外在世界連接起來,在這五種感官之外我們還有著第六識,或意識,而這是認識世界的能力。(P.57頁第4行)


第六識還包括奇妙的念頭的過程,它向我們呈現出我執、珍愛和保護自己的傾向,以及我們所有的負面情緒,像迷惑、痛苦。當然沒有人想要受苦,但苦確實提供機會,讓我們去體驗輪迴之外的可能性。(P.57頁第9行)


我們所經驗的每一件事(包括苦在內),都是從心的本性以及它巨大的潛能和生命力或電力而生起的。我們在輪迴中受苦,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運用這個潛能,現在我們可以開始欣然感激這份存在的潛能。(P.57頁第12行)


如果沒有培養欣然感激的心,我們整個人就會消耗在瑣碎事中。(P.58頁第6行)


欣然感漸漸增長時,我們的內在會有一股強大的內在滿足感,如果沒有感受到這個滿足感,就表示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缺乏欣然感激的心。當心著駐留在自己所沒有的事物上頭時,我們永遠覺得自己是不足的。一顆感覺貧乏的心是永遠偏離重點的,貧乏的心態只會讓我們更覺得自己有所不足,讓我們感覺無力,也讓我們無法得到權力或受人尊敬。我們會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,所以我們也就很難被愛。我們一方面想要得到一切,但同時又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切,這便產生了各種的迷惑及不安全感。(P.59頁第1行)


對治不安全感的藥方


對治不安全感的藥方就是滿足感。有許多自視甚高、非常聰明的人內在極度缺乏安全感,然而他們沒有能力面對這件事,他們的智能全耗在要如何讓他人對自己印象深刻,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珍愛自己了。(P.59頁第9行)


要對治這份不安全感,我們必須回到滿足感,對自己的成就、自己的心靈道路,以及任何自己的善業所帶來的一切感到滿足,就能將內在深鎖的所有喜悅釋放出來。要讓心中充滿滿足感,我們不只是要對自己本有的資產有所省思,同時也要反省我們的習性以及它所孕育的不滿足感。在此修行道上,我們擁有過去傳承師祖們、上師及諸佛菩薩所留下的寶貴經驗,他們是如何處理旅程中的困境?他們覺得有效或無效的方法是什麼?由於他們的仁慈,我們可以享用、學習他們的經驗。



第五章 老師有如明鏡


要看清自己的心,我們必須不帶著我執心,在這個過程裡,老師特別的重要,因為他們可以指出我們的盲點。(P.62頁第3行)


無懼的看入明鏡


.......老師的工作就是在揭露我們的痛處,就這一方面來說,老師就是最偉大的明鏡。(P.62頁第7行)


有時候老師看似對我們很嚴格,我們覺得被批評,沒有一點喘息的機會,覺得自己的成就不被賞識。但我們也可以不要這樣想,可以將它視為一件根本而奇妙的好事,那就是我們可以看到平常所見不到的那個自己。


為了讓老師成為明鏡,我們必須要願意看進這面鏡子,否則無論周圍有多少鏡子,我們永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灰塵及汙點。(P.63頁第10行)


無懼地看入鏡子是我們與上師、傳承及修行道路相繫的主要原因。這實際讓能誘使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灰塵以及所需要的清洗,同時知道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做到。我們渴望深入法教,並且真正將法教融入生活。除非法教能深刻進入我們,否則知性上的了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,這只會增加我執;我們必須一直確認法教的目標是減低自我重要感。(P.64頁第4行)


當自我重要感減少而能容納更多真理時,諸佛菩薩的加持就一直與我們同在。無論我們的生命有多困難,他們的加持都可以讓我們產生轉變。

 


{第二部}無懼的自我省思(摘錄)


第六章 勇氣的訓練


接受勇氣訓練的修行者,才能成為真正的戰士。與我們對打的不是外在的敵人,而是自己慣性傾向及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,這裡頭最強大的莫過於恐懼了。如果希望自己無有恐懼,我們就需要去體驗恐懼;一旦選擇了面對恐懼,我們對事情的觀感便會改變,會變得有勇氣面對我們的神經質和覺醒的特質。(P.70頁第1行)


勇氣就是根本的開放


最近有人問我是否害怕死亡,說實話,我更害怕的是不能全然地活著,我害怕自己的一生是活在自我珍愛及自我保護之中。這種由恐懼所推動的生命就像我們怕弄髒沙發所以用塑膠套罩住,這讓我們無法享受及欣賞自已的生命。(P.71頁第1行)


全然接受生命是需要勇氣的,對自己的生命、業力、自己的心、情緒以及任何現起的事說「是」,就是勇氣的開始。勇氣就是根本的開放,就算是面對最困難的真相,我們也能坦然接納生命中的痛苦、喜悅、諷刺以及神祕。


在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時,我們特別需要勇氣。


....................


我們不能說「我不要變老」。我們每天都在變老,要老得美麗就要接受老化然後善用它。每一個存在的剎那,就是毀滅的剎那,如果我們接受老化就是無常的自然過程,當我們老的時候,我們眼中依然會閃爍著光芒。(P.71頁第10行)


....................


最後,我們不能說「我不想死亡」。一切的誕生終將毀滅,面臨死亡,我們需要巨大的勇氣及接納能力。無論所愛的人如何照顧我們,我們都必須離他們而去,執著只會讓分離時更痛苦;我們必須獨立去完成這個旅程,沒有人能體驗我們的痛苦或防止這些痛苦發生。死亡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,倘若我們以勇氣及喜悅來接受死亡,我們可以美麗地轉化此生到下一世。(P.72頁第5行)


面對恐懼就是面對生命


對存在的四流(生老病死)反其道而行時,就像在海邊蓋一座沙堡,海浪一定會沖毀掉它的。如果不接受潮起潮落,我們就會堅持去建造城堡,同時害怕它被毀滅,然後我們便永遠不能接受自己的生命,更不要談去全心體驗老化、生病或死亡。但是如果我們接受,並省思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,就沒有什麼好抗拒或拒絕的了;當我們與不可避免的事相衝突時,也沒有什麼好失望或懼怕的了。(P.72頁第11行)


有著一顆開放的心,恐懼可以是最好的盟友,因為面對恐懼就是面對我們的生命,面對生命就表示真正活在自己的生命裡。我們勇敢面對善與惡、對與錯、舒適及痛苦的世界,並且終將得勝。(P.73頁第5行)

arrow
arrow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