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尋找皈依


在佛陀的故事中,我們看到佛陀因為對苦──生、老、病、死──有所領悟,才會啟發他去追尋解脫。同樣地,我們對真理的追求,也可以是來自心底最深刻的恐懼。如實的注視事情是非常需要勇氣與膽識的,但如果我們開放自己,也許會發現痛苦並不是我們原先以為的樣子。願意注視痛苦,就是真實皈依的前導。(P.76頁第1行)


不可靠的皈依


大多數的人在現象世界尋求安全感及慰藉,我們追求財富、構想計畫、希望成家立業,這其中的確有無窮的可能性,但這些可能性也都只是暫時的,而且一直在改變,這是人們之所以痛苦的原因之一。(P.76頁第11行)


很多人在關係中尋求慰藉,但是因為所有的關係都是繞著自我重要感打轉,人類的關係既複雜又不可預期,無論我們有多重視、多珍視這些關係,卻總像踏在蛋殼上那般脆弱。夫妻們也許同床共眠、共享食物、相互表達浪漫情懷,但卻可能彼此不信任,因此關係可以是多刺而充滿危險的。(P.77頁第4行)


這些都是我們在輪迴中所尋找到的皈依,我們以為它們是不欺妄的,但卻總是令人失望。它們永遠讓我們沒有安全感,因為在心之外去尋求安全感,自然就會帶來痛苦。(P.78頁第2行)


最可靠的皈依


在避苦之外,還可以提供我們更多指引的就是三寶:依循佛陀的指導和激勵、以法為道路、以及與道友作為伴侶,如此我們就有方法來處理自己的痛苦。在這條路上,還有許多已經解脫的人可以作為我們的典範。皈依三寶,就表示我們不只是要去了解自己的迷惑,同時也想了解我們的本有智慧。(P.78頁第8行)


認識一個真實不欺妄的皈依,我們就知道何處是不能去皈依,以及何處是不該被信任的。我們不排斥與人類的關係,也不拒絕生命的富裕及美好,但我們不會向它們尋求皈依。與世界的關係是一件事,但是向它們皈依則完全是另一件事;只有我們的內心知道何處可以皈依。


..........當一切無望時,單純將心靈轉向三寶,我們會發現向三寶皈依對我們最有幫助。看到三寶在我們生命中的力量,將帶來解脫的信心。(P.79頁第8行)


放下疑惑,下定決心


一旦我們正視輪迴無法提供我們真實的快樂,我們就進入了解脫之道,沒有自我省思是無法踏上這一步的。慣性的傾向造成我們忽視無常、業以及輪迴之苦。我們忽略了珍貴的人身,以及我們修行的潛力;我們忽略自己的脆弱性,這正是讓我們痛苦的原因。當我們習慣否定一切,就算我們皈依了成千上萬次,也不會有任何改變。我們首先必須要放棄的就是否定。(P.79頁第11行)


看清輪迴的無力,就會帶來一種失落感或是心碎感,這就是一種領悟,悟到從無始以來我們所皈依的一切都不可靠。這樣的覺悟始我們對世界升起溫柔及悲傷感,同時還伴隨著一種深刻的出離感(renunciation)。渴望更接近真理,我們理解到沒有比皈依三寶更真誠的皈依。


這不是「法」的宣傳。當我們皈依時,是為了自己;除了自己以外沒有其他人受益,而當我們向輪迴皈依時,除了自己之外也沒有其他人會受苦。向輪迴皈依或是向覺醒皈依,6這是我們的抉擇。但是到了某個階段,我們必須放下自己的疑惑,下定決心。


第八章 虛空,讓一切都有可能


遠在我們能回憶之前,我們就已經習慣向輪迴皈依了,為的就是想保存、珍愛這個自我。在努力維持自己所以為的身分時,會發現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受到慣性及恐懼的驅使。唯一找到我們究竟是誰的方法,就是學會與慣性、恐懼共舞。(P.82頁第3行)


共舞的意思是認識一個情境的純能量,並且隨之而動。通常我們的方式是,先衡量情境對我們是有利還是不利的:我能得到什麼?或是驅除什麼?對一切事情抱著一種懷疑或抵抗的態度,我們認為自己對事情是有所掌握的:事實上我過去的業只是單純地完成自己,與其和它對抗,我們還可以選擇與之共舞。


共舞時需要對周圍一切有所覺察。我們不能隨便移動,而是必須對我們的舞伴敏感地回應。沒有人能控制全局,學會放鬆以及共舞可以減少我們的恐懼,同時也可以在慣性反應中,注入一種開放及覺察性,這會帶來一種整體的幸福感。


知道我們是誰


幸福的生活一部分來自對習性的認識並且學習與之共舞,另外一部分則是要在習性和恐懼之外、在世俗甚至心靈生命之外,認識真正的自己。習性、恐懼、世俗甚至心靈生命全體,都只是我們生命的裝飾,如果沒有人穿戴,這些裝飾就什麼都不是。我們也許會認同它們,但它們不是真正的我們。如果過度強調它們的重要性,似乎在這一切裝飾之外,沒有生命也沒有喜悅。專注於裝飾不是真實心靈之道。(P.83頁第1行)


真實的修行道路,就是要去了悟我們的真實本性。心靈道上所有的正面特質,像仁慈及悲憫,也都只是真實本性的裝飾。當我們忙於認同己心的各種特質時,又如何能對空性做禪定?緊抓著不放是我執的陰謀。我們需要以空性來放鬆,空性是每件事開放及無實的本性。這是我們真實的本性及面目。


讓我們習慣於空性


空性的訓練就表示放鬆及放下,我們透過放下執著及不再視現象為堅實來直接體驗空性,這包括外在的現在以及念頭、情緒和夢等內在現象。(P.84頁第1行)


空性就是我們免於恐懼的最大保護者,我們不需要武裝自己或為了安全而攀附任何東西,也不要害怕被挑戰,因為沒有任何堅實的東西在挑戰。就像天空容納著雲一般,我們接納生命所帶來的一切,不受恐懼及偏見的束縛。這是修心的最究竟。(P.84頁第6行)


習慣於自己的自然狀況,我們便不會投注心血在那些本質上無法持久的事情身上;如果缺乏這樣的了解,生活便會充滿困難。(P.85頁第1行)


不知道如何與恐懼及習性共舞,就像在跳舞時不知道如何就位、站立及做動作,但我們必須能夠處理恐懼及習性,因為他們總會再來。(P.85頁第5行)


不安全感的衝力


一旦我們抗拒無常的本性,心就會沉浸在焦慮及恐懼之中。我們習慣創造出一個安全的假象,不想經驗恐懼,一直緊抓著白日夢及狂想,我們甚至嘗試過一個「如法的生命」;但這就像在著火的屋裡重新擺設家具。不能感受到本性,我們就陷在這個不安全感的衝力(momentum)陷阱中。(P.85頁第7行)


......熟悉的事物及環境一旦改變──要是少了早晨習慣的那杯咖啡,我們是誰?在熟悉的環境裡,我們不需要面對這些恐懼;事情一旦改變,我們就像家畜被放到野外一般。到了要面臨老年、疾病和死亡的時候,我們會怎麼做?(P.86頁第8行)


無論事情如何改變,我們總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基礎本性。我們不需要對生命的一切太過控制,不需要用一生去抓緊同一份工作、與相同的老友玩、吃同樣的食物,努力將我們的恐懼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。


不確定性的活潑特質


大部分的恐懼都來自不確定性。當然事前知道一切,就不會覺得那麼有意思了,這就像是去一家餐廳,而我們已經吃過菜單上的每一道菜一樣。(P.87頁第2行)


如果我們隨順這個不確定性,就可以和它的活潑特質相聯繫。當我們隨順事情,生命就會比較好,不需要躲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。不論是什麼,我們可以在直接的體驗中與生命相遇。如果我們不抗拒自己的經驗,就不會覺得被經驗所宰割。我們無需為了一定要擁有祥和、仁慈或任何其他的心境,而讓自己卡在這種想法中。我們只要單純的「在」就可以了。(P.87頁第7行)


當我們見證自己的生命在虛空中自然地展開,就會領悟到我們自己就是虛空。就像一個廣大的花園有著許多盛開的花朵,我們所有的經驗,包含習性和恐懼,就成為這個空間的裝飾。無礙覺性的基礎虛空,就是我們在修行道上從頭到尾所談的富裕。就因為我們的本性像虛空,所以我們可以在虛空中運作。沒有虛空一切就無法運轉,一切也無法改變。感謝虛空,讓一切都有可能。


第九章 迷惑的衝力


假設我們的本性是完全無礙的,是什麼讓心在掙扎和打轉?什麼東西是它的燃料?(P.90頁第1行)


我們說眾生在輪迴迷惑的衝力中打轉。迷惑,西藏文稱為「楚巴」(trulpa),意思是看見事實不存在的東西,這個錯誤覺知的根源就是無明,從無明起一路錯解,在此錯解的迷惑中,一個由因果律所支配、完全可以運作的世界於焉生起,這是一個令人驚奇卻也令人痛苦的世界。


驅動妄念的是概念心(conceptual mind),概念心充斥著各種念頭及信仰,這其中有個微細的信念,也就是相信有一個堅實的我需要被保護及珍愛;還有粗糙的念頭,會去區別好與壞、喜歡與不喜歡、朋友與敵人、可能與不可能。有時我們是蓄意地進入概念心,有時則不是,但心總是讓自己涉入。而我們的心在依著自己的喜好及信仰來對經驗做分類時,是非常忙碌而無法有片刻靜止的。


......事實上,這些慨念只會引燃我們的情緒,同時破壞我們的祥和。概念及信念就像蠟燭上的臘,情緒就像燃燒著臘的火焰,讓妄念的衝力持續。(P.91頁第2行)
念頭及信仰的力量


念頭剎那剎那持續生起,它們甚至是不相連的。如果太專注於一個念頭上,這個念頭就變成我們的整個世界,然後改變我們生命的航道,特別是當我們具有某種特定的業或傾向的時候。(P.91頁第5行)


同樣重要的是,我們要很清楚自己的信仰,了解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生命,以及它們是否真的能夠實現我們追求祥和及快樂的願望。我們對政治、社會、宗教,甚至利他主義有著強烈的信仰是無妨的,但當它與自我重要感相混時,我們就會投注情緒於自己的信仰中,這會引起情緒的反應。當自我重要感控制我們時,我們就會變得自以為是而喪失了理智。(P.92頁第3行)


......當我們擁有一個開放的心胸,這樣是對自己的信仰不忠誠嗎?當我們透過自我省思來察覺這些微細的信仰以及情緒時,就會清楚什麼是真正必須下功夫的。(P.92頁第10行)


揭露自己較深層的執著


西方人通常認為人會受到性、金錢以及權力的驅使,我們可能會說:「我並不著迷於這些事,我的動機跟別人是不同的。我不再需要為這類事努力。」但是一看再看,你就會有不同的看法。(P.93頁第1行)


........經由檢驗自己的念頭以及信仰,我們可以揭露自己較深層的執著。(P.94頁第1行)


概念心只有在我們將它奠基於自我重要感及執著時才是問題,念頭本身是幻化、快速流動且無法抓住的,它們是中性的,無法幫助或障礙我們。倘若我們了解它們的體性,我們就可以運用它們在修行道上有所進步。對治迷惑最有力的方式,就是看穿概念心本身。(P.94頁第2行)


概念心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對治妄念的衝力,然後帶領我們接近實相。舉例來說,對佛法的研究及思惟可以去除無明,利他的念頭可以即刻去除自我重要的苦。幻化的概念心能以這樣的方式運用,便會是對治妄念衝力的一個強大力量。

arrow
arrow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