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會上,出現一位六十來歲的先生,看來頗面熟。下課時,特別問他:「你不是陳某某嗎?」

「是啊!特地來看你的。」

「老朋友了!二十年不見,時間過得好快。」我說。

這位陳居士,曾經買房子,創辦學佛社,成立小型的視聽圖書館,免費提供大眾學佛。當年曾到佛陀教育基金會,請我們去講課。我被派去他們那裡講「德育古鑑」。

那段講課經驗,令我印象深刻。學佛社初創,而我又是年輕小伙子,初初習講不久,所以沒什麼人來。但是陳居士卻非常認真,每一堂課都錄音。有一次下大雨,就只剩下他跟我兩個:一個當講師,一個當聽眾。

每次要去上課,我都掙扎著,很想說把這一堂當作是最後一次;因為我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很出色的講師。但下完課時,我卻又想著,一定要把它講完;因為在台上講著,深深被古人的行誼感動,彷彿書中人物跑來面前,開示我一般。半年時間,講完課,陳居士也錄完整套帶子,他始終是「不離不棄」的聽眾。

「二十多年了,佛法一定進步很多吧?」我問他。

他說:「習氣難改呀!」

他告訴我十幾年前又開始去工作了。這讓我頗感意外,他很年輕就買了兩三棟房子,靠收房租為生。怎麼又需要工作?

當天沒空,匆匆分開。隔幾天,特地跑去找他。

 

※    ※    ※

 

他的店舖在台北市重慶南路書店街一棟大樓內,賣錶、修錶,也賣拼圖。

他說:「當年學佛社是另一個居士跟我共同發心貸款買下來的,當時兩個人按月繳貸款,付了五六年,居士說他經濟變差,於是全丟給我來扛。我想說:既然發心做下去,就應該承擔到底,所以用自己的錢清償掉貸款。接著,在九二一地震後,因緣際會買了這個房子,重新工作賺錢,繼續支持學佛社運作下去。」

他在講這斷經歷時,心平氣和,無怨無尤,令我極為敬佩。出錢出力而不看重自己,是很難得的事。

「當年佛教團體少,所以小型的圖書館會有人來使用,現在功能變小了,自己賺的錢去支持它,還算可以。我認為不在於它有多大,影響多少人,只在於提供給我修福修慧的因緣。就像我樓上賣錶,每天都還弄一個攤位在騎樓,贈送佛書,只要有人停下腳步,看個兩眼,也覺得很開心。」

他不是我這種讀書型的人,能說出這種話,令人讚賞。就像當年,只有他一個人做我的聽眾一樣,二十多年來,不計較大小成功,總是那麼實在。

臨走前,他跟我說的還是那句話:「學佛那麼久,只認識到習氣難改!」

我說:「能知道習氣難改的人,就是有在用心的人。」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