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先生投入佛教團體,積極參與義工。

當他一個晚上有三天不在家吃晚餐時,太太很生氣的說:

「你對這個家一點幫助都沒有!」

甲先生沒有回話,心裡頭想著:「我做很多功德,有幫全家人回向!」

接著,他星期六還要出門,參加活動,進一步,連半夜也要出門去助念。冬天夜裡,他要出門時,太太被驚醒,說:

「你就是只顧別人,不顧這個家!」

甲先生還是沒有回話,心裡想:「我正在利益廣大眾生,造殊勝善業。今晚會幫全家回向!」

某日,小孩放暑假,吵著要去玩。可是甲先生正準備當夏令營義工,接著還有佛七……於是他跟小孩説:「我已經幫你報名參加青少年營了!你去那裡,比較好玩。」

甲太太在廚房聽見,衝出來說:「你的心中,除了義工,還有家嗎?」

甲先生這回忍不住了,說:「我都有幫你們回向!」

 

※     ※     ※

 

甲先生把自己精進的情況跟義工同儕說,他們非常敬佩的說:「你做得很對!佛門是殊勝福田,雖然他們不懂,但是一定會做得到的。你以後要做的,就是把他們拉進佛門,這樣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忙!」

 

※     ※     ※

 

聽到這個故事,真是令人感歎!甲先生的道理不能算是錯,問題是心態錯,把佛法放在口中,就變成錯了!佛法講利他,是要生平等心的,顯然甲太太說中了問題核心:只愛外人,卻漠視眼前的親人,這種利他,心態是有問題的。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,也會做到以公司為家,最後不顧家人。所以做義工,如果在追求成就感,就形成另一種自我壯大,他在外面的熱心奉獻,態度溫煦,就會變成是假的。如果是真,則眼前家人,也一定能獻出一樣多的愛心,怎麼會無動於衷呢?

 

※     ※     ※

 

法王經常說:「佛教徒光祈願回向是不夠的,你必須去做,去實踐!光祈願,不去看病,病是不會好的。」拿這話來對照,太多佛教徒用「回向」一詞來讓自己安心,逃避應有的責任,這樣是不夠的。愛護家人,就該以家人的觀點來跟他們相處,關心他們,不可以用回向來搪塞。

很多佛教徒有著:「佛門功德大,是殊勝福田」的概念,所以有「寧可讓家裡頭髒亂,也要去佛門掃地」的心態。其實,對一個還不太懂佛法的人來說,這樣是好的,對象(田)確是影響造業感果的力量,講佛門殊勝,可以讓社會人士拋下俗務,願意入佛門發心。但是。進一步學習下去,就該認識:「一切功德,不離方寸(心)」的道理。我的師長,常老法師常說:「心清淨,加行清淨,田就不必論了!一定是殊勝果!」所以,學佛久了,應該認識:一切時處,都是道場。不應該只去寺廟發心,你的家,也是一塊等你耕耘的福田喔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