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情緒是兩面刀,用得恰當,它可以協助你建構美好人格特質;不好的情緒狀態,則會導致你「離樂得苦」。心理學努力的是:如何令你的人生當下「感覺美好」,而佛法關心的是,從長久觀點來獲得自在安樂。所以佛法的修心技巧中,不排斥運用技巧,令你生「正面功能」的情緒。(如修「白骨觀」「不淨觀」,思考生死苦痛等。)

第十三課 忌妒

「忌妒」在佛法來說,全屬負面情緒,因為它是緣於自我,屬與他人相比較,心中產生的不悅感。所以是障礙快樂之道的,一九八頁第四行:

「當同事工作表現比自己強,它可能以小小惡意的方式出現;當朋友總是遇到好運,它可以用諷刺性的語言出現。忌妒的來源就是你根本上無法隨喜他人的快樂或成功。心中懷有忌妒的人不斷在心中演練自己受傷的過程,不斷在自己傷口上撒鹽巴。在這種時候,快樂是完全不可能的。」

忌妒的情緒,比欲望、憎恨更難被察覺。因為我們的情緒被外面的道理包裹住了。某人被上司誇獎,我們會想:只不過是他善於拍馬屁罷了!───我們看對了!但不悅的主因,並非是他的拍馬屁,而是我被比下去,我沒有被讚美,「我」不能伸張才是主因!所以,我們對別人發出的批評之語,常常隱藏嫉妒情緒而不自知。作者強調,從自己不舒服處,去作反觀:(一九七頁第一段)

「我們會嫉妒別人的快樂,卻不會去嫉妒他的不快樂,這豈不很荒謬?希望他人快樂不該是很自然的事嗎?為什麼別人快樂會令自己不安?為什麼別人有好的特質,我們心中居然會升起敵意?」

對治嫉妒,就是誠心去看別人的好,去感受他喜樂心情,「見人之得,如己之得」,「見人之失,如己之失」,減少「自我」感,就會令自己減少嫉妒之苦,增加喜樂心情。

第十四課 躍向自由的一大步

本來作者藉現代思潮:「自由」,來談論修心之道。現代人所追求的自由,「是做自己的主人。對許多人來說,這代表行動的自由、行為的自由、意見的自由,讓他們有機會完成自己訂定的人生目標,.....這種對自由的定義在西方世界很平常,認為自由就是為所欲為,衝動而行。」作者認為,現代人這種「隨興自在」「自己決定自己」的自由觀,並沒有真正獲得自由。「任意」會走向「放縱」,結果我們的內心被慾望、傲慢、敵意所掌握,根本不能算擁有自由。作者說:「如果水手將船舵放開,任帆隨風吹動,讓船隨著潮流亂飄,這不叫自由,這叫隨風飄蕩。我們所謂的自由是緊握方向盤,直直航向指定的目的地。」所以,作者自已重新為自由下了定義:外在行為無人管控,不叫自由;只有內心能自主,不再被情緒主導,才叫自由。他說:「真正的自由,就是解開心中的枷鎖,讓自己的心不再被這些病症僵住及蒙蔽。」談到此,作者闡述了佛教的「出離心」。很多人把形式上的,外在的遠離世俗生活,當作「出離」,這是一個誤會!二〇六頁第二行:

「出離不是向一切美好事物說不,不是要你放棄草莓冰淇淋成運動後的熱水澡。........出離需要勇氣和智慧,來過濾所有平時自己以為是享樂的事。要檢查清楚,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增進自己的幸福......花時間向內看,發現不需要再執著
於原來生活中的某些面向。」

因為獲得內心平靜,不再被貪瞋掌控,所以可以放淡外在享樂,看起來像是在過清苦生活,其實既已「樂在其中」何須外求?作者說:(二〇五頁第六行

「真正的出離,比較像是鳥籠打開後,小鳥飛到天空中;突然間,原來壓抑我們內心的無數煩惱都不見了,我們內在潛能可以自由表達出來。「(二〇五頁倒三行)出離的意義在鼓起勇氣,讓我們不再依賴會帶來痛苦的根本原因。因此,必須先認清楚是哪些原因會帶來痛苦,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放在心上。」

真正要出離的,就是內心的煩惱,它讓我們被綑綁在無盡輪迴中,不斷重複相同的苦惱循環。下定決心要脫離這一切苦因與苦果,就是出離心。那減少外在物質慾望,就不是修行重點囉?修行人也可以追求享樂的生活嗎?
一般人沒有抓住修心重點,就開始與物質作對,甚至離棄家人親情,認為他們障礙自己清修。這種道路走下去,將會越走越「苦」,是得不到快樂的。其實一開始不必離棄物質,而是在物質享受時,去認識,什麼才是讓我安樂的主因?減少物質,是自然過程,不是刻意去造作的。出離還有單純、簡化的意義在。二〇九頁第三行:

「出離就是將自己一切的語言及意念單純化,去除一切的多餘。將活動簡化不表示偷懶,反而是增加自由,對抗最細微的惰性。這種惰性就是,明知道人生什麼才重要,偏偏要去做一萬件瑣碎的小事,一件接一件,像水中的波紋一樣。」

現代人生,工作極其忙碌;工作完了,還有更多家事要做;家事忙完,連出遊都得費盡心思,準備烤肉醬......忙不完的事令我們團團轉,雖然想修心,卻已騰不出時間與心情。所以,如果不把生活簡化些,如何有心思修心?
近日,朋友邀約學太極拳,時間是早上六點至七點半。我沒出席,朋友打電話來關心,我說晚上忙得太晚,無法早起參加。她說「這只是順位問題,不是忙碌與否的問題。如果你重視健康,則其他事一定排得掉。」對極了!是我沒把它當第一位順位,不是沒時間。如果能深思人生短暫,瞬間生死,就能簡化人生,拋棄一些不必要的事物,騰出時間來修行。

※本週十五課未討論,故下週進度十五~十七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