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週寫此心靈讀書會文摘,都花上我半天時間。一者,文筆不好,下筆蹇滯;二者,書中內容豐富,應取何者較能符合大眾需要,頗費心思。(特別是希望無暇購書閱讀者,也能從文摘中一覽精華,且不會有截頭去尾,不知所云之感,就真是難啊!)



但也因此而能反覆研讀思考,漸漸記住書中所要傳達的觀念,受益確是比隨手閱讀來得有效。



佛教把學習過程,分析成「聞、思、修」三個階段。先要仔細研讀,弄懂作者想說什麼?(此是「聞」的階段。)接著要自己思考推敲,確認此觀念對錯,當由你辨證確定後,才能形成自己的價值觀(思)。最後,就要在生活中(或者蒲團上)不斷重覆應用這個觀念,直到它變成你生命中的一個部分。此時,拋棄文字觀念也不怕了!(修)



細細的讀,細細的思考,才能有效學習。──我感謝諸位讀友閱讀,才能如此用心。下一步,我得提醒自己:多多在生活中實踐它!



第十五課:快樂社會學


現代有愈來愈多社會心理學家,開始研究快樂跟社會參與的關係。他們發現:社會參與度高、參與義工團體、參與各項公眾休閒活動的人,快樂指數較高。二二三頁倒數第一行:


美國從一九六○年以來,憂鬱症患者增加了十倍,而憂鬱症侵襲的族群愈來愈年輕。四十年前,初次患憂鬱症的人平均年齡是二十九歲,今天的平均年齡是十四歲。



二二五頁第四行:「……個人主義放肆,能夠解釋西方社會中憂鬱症增加的速度。一方面,當個人無法依附在任何大過自己的東西上時,一種無意義感變產生。從佛法的觀點還可以說,這絕對也是因為大家無休止地把所有時間奉獻給外在事業和目標,而不去學習如何享受當下、享受我們所愛的人、自然環境的寧靜,以及最重要的,內在所綻放的寧靜。



現代人為了快樂而忙於追求金錢,最後因為金錢而失去快樂。我們不可能完全不要物質,但應該放緩一點腳步,享受點友誼、親情,還有大自然。與人相處,可以得到快樂。

但是,有的人以「唯物」觀點去參加宗教,為了想多「賺」點功德而作義工,最後忙得團團轉,在人群中卻感受不到人的溫情,那表示方向出問題了!唯有正做時,享受得到當下做的喜樂,才表示方向正確。寄望未來快樂,現在卻苦不堪言,那一定走上錯道了。

二二一頁第八行:「我們都被困在這台『享樂跑步機』上。當我們在跑步機上慢跑時,必須一直跑才能夠維持原點。用同樣的比喻,我們必須一直奔向更多物質的累積,更多令人興奮的經驗累積,目的只是維持我們現有的滿足指數。……這一切比較跟自己居住的外在環境無關,反而是跟我們內在的病症──羨慕、奪取心、嫉妒心更有關。

參與宗教,如果因為別人捐款多、你捐得少而難過;如果因為別人讀懂很多佛書而著急;如果因為團體有了偉大事蹟而興奮;如果因為別人投入多,升任幹部而不悅;如果因為你定下的宗教功課作不完而苦惱…….這一切激發你「更想努力」的心時,那正表示你正在宗教的「快樂跑步機」上。

第十六課:快樂,經研究證實

過去醫學界一面倒向「大腦影響了心理活動」的主張。精神病、憂鬱症患者,都是因腦有問題,才造成情緒障礙,所以吃藥可解。甚至快樂,也可以從腦的反應找到答案。

腦,這個物質體,可以影響心;但心的訓練,能否改變大腦呢?

佛教的修行,乃是側重在心的改變。所以傳統佛教徒,幾乎都對科學這種探討「物質決定心靈」的態度,不以為然。

這十幾年來,藏傳佛教首開先河,積極與科學對話,甚至提供許多禪修大師給科學家作腦的實驗,探討心對腦的影響。本書作者也是參與實驗的成員之一。從實驗中,看見可喜現象:原來佛學是可以跟科學攜手合作的!


作者引高曼的研究結論說(二五六頁第七行):


在西方世界,針對煩惱情緒的主要對治方法是藥物。不管好壞,我們不可否認,這些改變情緒的藥物已為數百萬人帶來某一種撫慰。但這些(禪修者)的研究引出最耐人尋味的問題:一個人是否能透過自己的努力,在腦功能上帶來長久的正面變化,而這些變化的幅度,甚至遠超過藥物對他們情緒的影響。



這些研究,正在拉近佛學與科學的距離,協助世人接納佛法。二五八頁倒數第二行,作者很興奮的說:「如果我們能確定,禪修者可以訓練自己的心,讓毀滅性的情緒消失,那這些禪修訓練的某些實行方法,應當融入孩童的教育中……也能夠幫助成人達到更佳的生活品質。如果這類的禪修技巧確實有效,可以改變人心最深沉的機制,這些技巧的價值就是普世性的,不需要加上『佛教』的標籤。說到最根本,目前科學家和修行者之間的合作,可以喚起大家的興趣,讓世界了解心靈訓練的巨大價值。


過去很長時間,我的宗教觀帶給我「反科學」的心態,把科學當作雕蟲小技來看待。其實這種心態,陷入了佛教「唯我獨尊」的自大偏執。



科技,帶來文明生活,讓我們生活更方便,它並沒有錯,錯的是人的貪婪心,把科技產品推向環境災難之路。背後支撐科技的科學,其求真求實的精神,與佛教精神亦無二致,只是研究者放眼在容易被觀察到的物質世界上,落入單一角度。現在,從佛學提供的觀點,尋找新的研究視野,相信會有一番新局面出現。



藏傳佛教接受了科學家的嚴謹精神,所以科學家有興趣尋找心靈題材研究。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,又協助佛教被人類了解。互相接納,所以互相成就。

※下次進度:十七、十八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