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第十章 讓自己慢下來


讓自己慢下來不一定是指禪定,慢下來的意思是指多注意自己生命中的內外空間;減少進電影院或看電視的時間,做些更貼近自然的事,比如在搖椅上休息,或到花園欣賞水仙花。(P.96頁第1行)


要讓自己慢下來,我們必須再度與自己的生命、心的開闊性相連繫。在生命中遭遇難題時,大部分人都有著加速的習性,這時慢下來就顯得尤其重要。放慢速度,讓自己察覺身邊發生的事情並不容易,但對我們卻很有幫助。


將基礎本性與習性分開


一旦我們慢下來,就會注意到一件有趣的事。當我們在心中體驗到更多空間時,在自己及自己的情緒反應間也有著更多的空間。我們還是會依循慣性來反應,但這些反應不會讓我們的內心有所牽掛。....(P.97頁第3行)


知道這些情緒性反應並非真正的我們我們是很重要的。我們從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中學習到這些反應,父母師長教導我們該珍惜什麼、對某些事該如何處理。舉個例子,高速公路上有人超我們的車,我們發現自己反應激烈,就跟我們父親會有的反應一樣。在這個時候盡可能地放慢速度,自我省思,和平常慣有的反應比起來,我們也許會覺得這樣很怪。


很多慣性傾向事來自過去我們無法追溯的種子,它們在阿賴耶中蟄伏,直到被特定因及條件所啟動,這時我們發現自己帶著執著、妒忌、不安或攻擊性在反應。不論它們從那裡來,我們都必須學習與自己神經質的習性傾向脫鉤。這不表示對事情不做反應,這意味著對自己的反應要有覺察力。....(P.98頁第2行)


情緒只有在我們沒有察覺的狀況下才能控制我們,讓一切本末倒置,這讓我們對自己感覺不好,心中會生起巨大的自我反擊性,然後自動反應。但是對情緒貼上「可怕的」或「錯誤的」標籤,又有著清教徒的味道,好像暗示它們不應該發生,自己應該像佛一樣純淨和覺醒。一味壓抑反應,就會造成日後的反彈、爆發;試著用更成熟和更依法的方式來對心下手。


不反應和壓抑反應,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覺察,對「反應」的本性以及「反應」的表現保持覺察。記住,這些習性的傾向不只來自此生,而是來自多生的慣性反應。它們也許複雜、深刻、難以去除,但它們沒有太大的威脅性,因為我們的習慣不是真的我們。這是習性及本性的差別。
增加信心


如果我們不是太迷惑,或者對自己太嚴苛,我們將能超越習性的反應而找回自己的理性。少認同習性、多認同自己的基礎本性,自然會對一切了然於心。心中多些空間,就不會對自己的反應太認真。我們可以像看孩子玩耍般地看著自己的反應,知道它們很快就會自我消耗掉。(P.99頁第7行)


這樣一再地看到情緒自我消融,我們就能得到信心,不再失去理性,也不再變成自己的情緒。因為我們不太關注這個「反應者」了,所以不會著迷於清教徒式的觀點,或是「壞我」的自我攻擊性觀點。就算還未全然覺醒,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切都不堅實或非黑即白,這樣我們的情緒就不會有著造惡業的危險。就像如果不著迷於自己的念頭,它們就不會造強大的業力。這樣的成熟度是重要的。


......情緒反應比身體的感官更難處理,我們可以不斷鍛鍊身體直到肌肉酸痛為止,我們可以忍受頭痛不碰阿斯匹靈,但我們對情緒性的混亂及迷惑是非常沒有耐性。(P.100頁第8行)


在出現強烈的感覺,如沮喪、不安或恐懼時,學習單純地放鬆是很重要的。不需要為它們貼上「不好」或「不愉快」的標籤,也不需要驅趕它們;讓它們去,這比想逃避恐懼或驅除恐怖的事情要容易且有效得多,因為想逃避或要驅除都不會有用的。如果我們的心開闊到能接納自己的情緒,我們將發現它們的覺醒潛能;在恐懼的感覺中認識它奇異的能量,面對恐懼時我們就會無所恐懼。一旦如此,我們就不再本末顛倒,而會像一個脊椎挺直坐在堅實土地上的戰士。


以這樣的方式培養真正的信心,我們整個人變得非常真誠而不矯情,而不論我們的心態如何,在做每一件事情時我們都更實在可靠。


與憂鬱共事


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將覺性帶入憂鬱。.....(P.101頁第7行)


不論是生理上或概念上的憂鬱,重要的是要盡量放鬆,不要用恐懼反應來餵養它,也不需要對抗或認同這些習性的反應,這只會讓它們看起來更堅實而難以處理。......(P.102頁第6行)


重要的是要了解「苦」並非個人獨有,這是整體活著的一部分,是我們共有的事情。對痛苦有所察覺可帶來巨大的了解,而不是去想它或評斷它。任何一種心情感受都帶有覺醒的特質,這令我們能夠欣賞任何經驗。(P.102頁第10行)


膽識以及耐性


我們所有的傾向、困難及痛苦都是因自我重要感而生起的。對自我的攀附是一個強大的習性,我們不能期待它一夜就消失,我們可以看待自我重要感如同一隻不願離開我們的老牛,處理這個問題需要膽識和耐性。(P.103頁第8行)


我年輕時在印度的家鄉,有頭牛老是找上我,當牠追我時我總是跑走。有一天我決定就站在那兒,開始時牠繞著我打轉,但不知道要怎麼做,最後就離開了。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面對自己的習慣。


所以不要以為當我們成為一個修行者時,就必須把自己大部分的心意甩掉,這是心靈道上的一個錯誤見地。不論經驗的內容是什麼,我們「直接的體驗」就是修行的基礎,我們無須對情緒做反應或沈溺其中,只要給予它們空間並且清楚地看著就可以了。(P.104頁第5行)



第十一章 不勾召世界


自我省思中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是如何在主動創造痛苦,這個痛苦是由於我執不停掙扎著要勾召(hook)世界而造成的。為了衛護自我感而試圖引誘世界的方式就是勾召。 (P.106頁第1行)


如果我們想要從輪迴中解脫,又為什麼要引輪迴上我們的鉤呢?這個矛盾就引發各式各樣的迷惑及痛苦。


法為膽大


......不論是否有理,我們覺得沒有世俗的一切,自己就活不下去。這份深切的不安全感是執著的根源,正是我們要下功夫的地方。(P.107頁第4行)


因為很難放下我執,所以就算有意願也很難去處理這種不安全感。要從執著的根本上解脫,我們一定要先讓自己從我執中解脫出來。我們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失去自我感,這比任何致命瘟疫的恐懼更巨大;不論放下執著的感覺(包含對自我執著的放下)是如何吞噬我們的心肺,這一切就是佛法所要探討的。


......一旦缺乏不執著的膽量,我們就無法真正練習自我省思,因為我們對於所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已投下太多資本。


是什麼在束縛著我們?


在這個人世間,我們總是需要許多世俗的東西,比如食物、衣服以及庇護所。不管我們是住在山洞還是豪宅,決定我們是否被這些事物所束縛的就是我們的執著。沒有執著,不管我們擁有一樣還是千百樣東西,我們都不會被它們所束縛。(P.108頁第2行)


.......這些得到、得到、得到、勾召、勾召、勾召的觀念並非由我們自己單除創造的,世上的人對於我們應勾召什麼以及如何去勾召都有共通的看法。經常我們只是順應別人去勾召它們想要的東西,但他們的執著和觀點對我們並不一定是好的。(P.109頁第10行)


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單純地享受自己生命的開展,不再需要勾召或拒絕事情。我們不再想得到或驅除任何事,我們可以見證及欣然感激每天開展的「業」。(P.110頁第5行)


大小慾望


也因此,小的慾望容易引發更多的問題。........這些細微的慾望比大型的慾望佔據了我們更多的精神,也創造了更多的痛苦。(P.112頁第3行)


要減少這些不可控制的慾望,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欣然感激我們所擁有的一切,這樣我們就不會去追尋那些芝麻蒜皮的事,然後落入瑣碎的我執心中,也不會誤認為小慾望不會帶來巨大、痛苦的結果;其實在我們沈溺其中時,痛苦就已經出現了,而結果則是我們深深地卡在輪迴的痛苦中。........(P.112頁第12行)


想像你無法想像之事


......通常放下的念頭讓人不安、恐懼,這就像長久一來一直用瑯頭槌自己的頭,不敢停下來一樣,因為我們無法想像那會是何等的解脫,我們的習性創造出這樣的恐懼。想到要放下家庭、朋友以及財產的恐懼,完全比不上放下「我執」-----也就是放下一切在觀念上及現實上被視為的自我-------的恐懼。........(P.113頁第7行)


對無我的誤解


無我的禪定被稱為是「引領超越輪迴的禪定」。(P.114頁第6行)


當修行成為我執的所有物,我們也許會問:「從我執中解脫的禪定有什麼用?如果沒有享受者,我們將如何去享受?倘若禪定會讓我們的情慾減低又當如何?」...............任何要我們放下的鼓勵,感覺起來都像針插。我們懷疑無我會導致低潮、不關懷以及了無生趣,如果沒有理由去做任何事,我們還不如就蜷縮著不動。(P.115頁第5行)


這是對無我的誤解,達到無我並不表示我們蜷縮、消失或失去自己,也不表示我們從世界以及世界所顯現的富足中孤立出來。無我單純表示放下牢抓、固定、希望、恐懼以及勾召世界的傾向。


只有未曾深刻省思輪迴之苦的心,才會相信我執的凡夫情慾可以帶來快樂。從另一方面來說,無我的心比較我智慧,它了解痛苦的原因,同時能夠分辨真實快樂和痛苦;因此它擁有巨大的熱情,也就是超越輪迴限制的熱情。超越凡夫情慾之外,有一種無條件的喜悅和滿足感的無情慾境界。



第十二章 存在於當下


存在於當下並不表示存在於一種空白或無念的狀態,它表示我們不需要逃離自己所在的地方。存在於當下帶來滿足感,我們不需要找尋一個更好的念頭、更好的情緒和更好的地方。當我們在做白日夢、被念頭帶著走以及不能覺察到真實本性時,這所有在無之中的運作讓我們的心無法活在當下,我們甚至不知道有當下這樣的狀態存在。(P.118頁第9行)


大多數的時間我們就是不想活在當下,因為接著要怎麼辦呢?我們要如何追尋自己的目標,或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?我們的內心充滿迷惑,不但無法存在於當下,反而會希望能在某個不同的地方成為某個不同的人。(P.119頁第5行)


想要有所不同


渴求我們所沒有的,以及想要成為我們所不是的,這是一個基本的人類狀況。我們全都想更上層樓,盡可能得到一切,特別是在美國,人們覺得追尋快樂及成功是與生俱來的權利,但是因為我們無法同時對渴望和滿足兩者表持覺察,於是渴求讓我們無法欣賞自己,以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。(P.120頁第1行)


當渴求添加了野心的燃料時,我們也許覺得應該得到一些超越我們業力所能取得的東西,相信我們有權得到任何我們所想要的東西,這顯示了對業的因果缺乏敬意,對過去世的行為缺乏了解,也表示我們不了解福報功德。


把世界當成是自己的橘子


父母親和周遭環境讓我們從小相信自己是非常特別的,擁有獨特的才智、敏銳以及美貌;我們是父母精子和卵子的產物,所以我們是人上人,應該得到最好的。(P.120頁第8行)


在學校裡,通常任何的比較都是有競爭性的。沒有人教導我們如何清晰、不帶批判性地反省自己,也沒有人教導我們以一種非競爭性的方法,依據他人的特質來評估我們的個性。年歲艦長,我們覺得自己非常、非常有才華,於是我執更形膨脹。


然而在潛意識(subconsciousness)裡,我們一直有種不滿足感,這是被渴求所引發以及煽動的野心所致的。這種不滿足感會扭曲我們對世界的看法,我們只在意自己得到什麼,而不管我們能夠給出什麼。我們把世界看承事自己的橘子,總是想盡方法要壓榨出更多的果汁。如果我們不能去檢驗這些渴求和我執野心的負面傾向,我們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,不會過得快樂。


自我省思的挑戰


一個沒有自我省思的心靈道路會是如何?又將帶領我們去那兒?也許我們會成為和平主義者,想要改變世界或是融入到某些社團,但是我們仍然會對自己做為一個人,以及為什麼會踏上這條道路而感到迷惑。........(P.122頁第6行)


.......大多數的人都非常喜歡自己,我們對自以為的自己多少有些上癮;也許我們可以就這樣維持不變。想要改變的這個想法,感覺上好像是對自己不忠誠,因此我們拒絕改變,同時對於習性的執著變得更固執。(P.123頁第6行)


抗拒改變


我們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人,長久以來一直是這個樣子,甚至在皈依三寶後,以及在這麼多聽聞、省思和修行法教的機會之後,我們還是不願意往內看自己的痛苦;甚至在修行和閉關之中、有好的地方和好的護持,我們仍然拒絕轉化自我。(P.124頁第5行)


如果一直這樣固執下去,佛法就成為一種社會身分,而修行就變成一種社交活動──然而道上的工作無法完成,一切沒有任何改變,我們依然珍愛和保護自我,依然有著讓生命悲慘的習性、不滿以及渴求。..........


與欣然感激同在當下


懷抱著一種奇妙感活在當下的世界,就是對世界表示我們的欣然感激。(P.125頁第10行)


不論胖或瘦、不論滿不滿意,欣然感激自己的身體也很重要,在這世界上身體是意識的根據。........(P.126頁第5行)


.......只要身體存在,我們就可以享用這個世界。因此無論我們擁有哪一種身體,享受它,希望它有所不同,就會製造出身體意象的問題。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美好。(P.127頁第4行)


人心的覺醒能力


能夠欣賞自己的心,就能夠看到自然所賜予的偉大禮物,覺知世界的這份能力本身就是心所賜予的禮物。...........當我們真正地活在當下,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心以及它的許多功能欣然感激。(P.127頁第7行)


人心最大的潛能就是覺醒的能力,讓自己從無明中解脫出來,然後利益眾生。這份能力是來自我們珍貴的人生以及願意存在於當下,除此之外,你不會再需要什麼了。


對佛法欣然感激會讓我們的生命有著更偉大的目標,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則需要耐心去修行、研究以及專注,同時能夠不固執、願意轉變。有著耐性,法教以及修行會自然地向我們開展。耐性可以讓我們存在於當下並且對此有所覺知,然後世界將會莊嚴地開展,讓我們享有。(P.128頁第10行)


我們不需要冀求另一個更好的生活,只要我們覺醒,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就改變了。..........


當事情的真實本性被揭露,就不會有迷惑也不會有輪迴,眾生也不會再輪迴中受苦。我們周遭的每樣事情都具有轉化此生的潛力,因此我們真的應該存在於當下,而不要捲入渴求和不滿的衝力中。(P.129頁第3行)

arrow
arrow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