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寺院外牆,在大陸的傳統,常常塗成土黃色,顯示出修行處的莊嚴感,在台灣,常見的是做些法輪浮雕,或裝置些日本瓦,顯出寺廟寧靜氣氛。


常師父卻在鳳山寺,造了一道沒有裝飾的圍牆,很像幾十年前,軍營門口那般感覺。


一九九三年,常師父進鳳山寺駐錫。他沒有舉辦陞座大典,靜悄悄地。但當年舉辦的皈依法會,卻湧來很多人,把大殿廣場給擠爆。


鳳山寺原住持,改建大殿時,規劃得很好。她把正門留得很大,入正門一塊平地,接著走十幾層階梯,才上大殿前廣場。(即將大殿設計在二樓,矮矮的一樓變成地下室。)如此規劃,讓小小一間廟,整個恢宏起來了。這是很多寺院安置的格局。


問題是,當時大殿太小,現在大眾來得多,小小的大殿容不下,延伸至廣場,還是客滿。未來人更多時,該怎麼辦?


學土木出生的常師父,想出了主意,打算把通往大門的階梯拆掉,將大門位置築牆,廣場鋪水泥,往前延伸。如此,廣場可增加一倍面積。


沒有了門,如何出入?


左右開車道門,讓車可直抵大殿前廣場。車道門平時以鐵推門關著。


那人的出入呢?


在廣場前,造一個螺旋梯下去,至牆處打一個小門出入。小門就不關了,供信徒出入。


「這樣子,整個寺院恢宏氣勢,都給破壞掉了!而且,一般人不知這是間住了不少僧眾的寺院,不知道這裡面還有這麼好的佛法在弘揚呢!」常師父把他的構想,跟兩個土木設計的信徒說時,他們表達了憂慮心情。


他們能夠理解,信徒增多,空間不足,是需要解決的問題。但是他們也認為寺院的莊嚴壯麗,將會使來的人更有信心,這點也要兼顧。


常師父告訴他們:寺院是弘法之處,莊嚴設計,固然能吸引人,但真正的吸引,是要有真材實料的內涵,徒具外在之美,是不耐久看的。


但兩位學土木的佛教徒,顯然還是期望他們所參與學習的寺院,不要這樣子「寒酸」。與常師父見面後,他們回去想了一想,決定其他部分依常師父意思做,但原來正面大門,現要砌成圍牆處,他們想將牆面美化,作成一道與上面大殿相稱的寺院牆。這部份費用,他們兩人要發心自行承攬。


此議,在電話中,跟常師父敘述。常師父很感謝他們這份難得的用心。但是他說,他著眼的,不只是實用而已,更希望這個寺院,以後是實實在在修行。因為實在,所以素顏見人,不必塗抹化妝。這個時代,初機接引者,已經很多,但總缺乏向上一著處;此寺門很小,但上來廣場很大,真心希求者,走得進來時,自會看見內心之美。


原來,他設計成這個樣子,是有「教育」意義的。他想提醒世人,老實修行的重要。也想提醒寺中僧眾,惜福習勞,珍惜信施。


所以,兩位居士就沒再表示意見了。那道牆,素樸地倍造起來了。


....................
...
.................
......
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常師父的想法,後來被證明是對的!當時許多居士,訪過名山大刹,最後在此歇腳。問他們為什麼?他們說:這裡就是不一樣,外表沒什麼,卻有很多可學的內涵在。

鳳山寺改建前圖示

 

鳳山寺改建後圖示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