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中佛堂陽台面西,到了下午,就有西晒問題,所以我去花市買幾盆植物,想增加涼意。
最後,挑回了「迷迭香」,它長得像小小型的松樹。我一口氣買了三盆,換成長條盆子,剛好構成一個縮小版的小森林。三盆換植共五百元。
放在窗台上,果然棒!它散發的香氣,飄進佛堂,當作供佛,真好!而且它長得很密,所以達成了遮蔭的目的。
但,只有一長盆,只遮了半邊窗,覺得不對稱,所以又買了一長盆。
這下更好了!整整齊齊,六株排排站在窗口,看了就很滿意。「數大便是美」,同樣的植物種一排,真是賞心悅目,只可惜它還不夠高,窗戶上半段未能遮住陽光。所以,每天我都望著它們,希望能夠長得更高,於是拼命給它「喝水」。(迷迭香是小灌木,可達一公尺高)。
夏天時期,太陽很大,晚上澆灌下去的水,到第二天中午,土就乾了。於是,我又給它補充水分。
某次,離家二天後回來,發現其中的一盆葉子竟然乾癟了!我趕緊再給它加水,希望它恢復生機。
然而,它的葉子由乾而枯而黑,看起來已一命嗚呼了!
另一盆的三株,則仍然生意盎然。
這下,窗口望出去,右半榮,左半枯。好不對稱!
我決定,再去買三盆來補植,讓它的美感恢復。
但是,如果沒有弄清楚問題所在,會不會又種死了呢?於是,上網尋找資料,研究迷迭香生態。
讀了很多資料,結論是:它是淹死的,不是枯死的!一是我中午澆水,熱氣薰蒸,根爛了;二是我繼續澆水,但長盆排水不良,根爛更甚,終至死亡。
我是追求完美的人,一旦覺得不夠好,就會投入心力弄到完美。現在,見到窗台上一枯一榮的植物,恨不得再買一組一樣高的來種,讓它立刻可以平衡。
但是,我為什麼一定要追求這種美呢?一定要它美美的生存著,是否是一種貪著呢?
我決定暫時不買,先把盆栽挖開,重新換土,期望能把迷迭香救活。
換土後,過了幾天,它還是沒有活,心想:這下終於可以再買新的了。
正當我放棄它時,居然其中一株冒出新芽,雖然枯枯的,但已讓人心中一亮。
這時候,我的注意力被新芽給拉走,不再那麼在乎窗口那種不對稱的不美感。
心中所緣一旦轉變,看出去的世界就不同了。我發現前面一直要更美好,事實上卻是集中注意力在「不美」上。我想去除枯枯的感覺,事實上正好是專注在「枯」,所以沒有欣賞過不枯的那一株。當我不注意枯,這時候便覺得另一盆長得好美!
所以,現在不覺得窗口不對稱了!一枯一榮,顯出另一種缺陷美。
我決定努力奮鬥,幫助那一絲絲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