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期間,陪親友去台北林口觀音寺朝拜。那是一座亦佛亦道的廟。主尊觀音菩薩非常莊嚴,所以我滿想去一瞻聖容。
原定計畫只是打算花半小時停留,結果,在那裡待了三小時。不是拜太久,而是人潮太多,單單停車就繞好久,到廟區,人多到擠不進大殿。
雖然這麼擁擠,但還是見到人手一束香,大家把香拿得高高,以免燙傷別人。
每個人在菩薩前,都唸念有辭,為今年的好運祈求,請菩薩幫忙;敘述眼前的障難,請菩薩消除。看見大家在祈求,我突然想起:我該祈求什麼呢?好像沒有什麼特別要求的。
出了廟門口,發現這一帶已經因為人潮,形成了大市集。攤販雲集,好大一片臨時路邊攤,拜完觀音,香客變遊客,大家逛得不亦樂乎。還有托缽的和尚,好多!乞丐也出現了!
看見熱鬧景象,心中想著:為什麼這麼多人來拜觀音?為什麼觀音菩薩能幫助他們?
我想:如果觀音菩薩過去生,拜當時的菩薩,只是像我們今天一樣,請菩薩幫助他更順利,除障礙,只為自己謀幸福,他一定仍然跟我們一樣在此燒香,不會變成眾人禮拜的觀世音。
他是想到一切眾生苦難,發願幫助所有人,並經過不斷修行,所以變成了「觀世音」,今天坐在法座上,聆聽大家的苦難聲。
他被朝拜,因為他無條件願意幫大家,也有能力幫大家;我們會朝拜他,因為我們相信他能幫我,令我更幸福。
聖者與凡夫,就在這裡產生分別。
想到這裡,我升起了小小的願望:願我也能效學觀世音菩薩,將來幫助更多人。「不為自身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。」雖然是很遙遠、很難做到的願望,但今天算是一個起點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