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穹拉仁波切的自傳「生命之旅」,終於在台再版了!


本書是仁波切前半生在西藏學習佛法的傳記。當時在美國出版時,引起轟動,透過本書,令西方人了解了藏傳佛法風貌。而仁波切也由一個普通的倉庫管理員,躍升為藏傳佛教推廣書。


一九九七年仁波切首度來台弘法,在新竹鳳山寺講述「菩提心禮讚」及「菩提道次第略論」,引起廣大迴響。翻譯了「生命之旅」,出版五千冊,免費結緣,未幾便索閱一空。後來因為版權因素,一直沒能再版。


台灣許多關心本書的居士,都希望出版商能作商業發行,令本書可以長期流傳。現在終於由「春天」出版了!


新版書中,沒有了當時常師父在台初版的序言。個人覺得,常師父當時作序介紹,內容極好,所以下面就附上該序,以饗好友。


「生命之旅」中文譯版日常法師序

出家學佛以來,所讀過的傳記,以「密勒日巴尊者傳」、「一夢漫言」    與這部「生命之旅」,最為受用,樂於向人推介。


這三部傳記,內容風格殊異,為何將之相提並論呢?蓋因密祖一生,離奇坎坷,憾人心弦;其依失之至誠淨信,震古爍今;而精進苦行,堅苦卓絕;最後,所獲證之圓滿成就,又令我們欣慕不已,所以讀密祖傳,見到了仰止的極致典範。而見月律師,雖無密祖的傳奇成就,卻示現出中國祖師真操實履之風範。生逢明末清初,法門陵夷之際,卻能苦心孤詣,中興戒幢;領眾接物中,顯現伯夷風骨,令頑廉懦立;尋常言行間,更見道念間切,行持篤實。所以「一夢漫言」,為有志學人立下了最佳行持典範。此二部傳記,難為我們描述了學行的終極成就與實踐典範,可惜未見下手次第,使我們有跡可尋。而穹拉仁波切的「生命之旅」,正好為我們找到入手處。書中描述藏系傳統僧團之學習,以及生活經歷,看似平淡,但若仔細玩味,卻會看見藏傳一系,法脈清淨,次第井然,教理與實證之路雙在的特質,不禁令人稱歎:佛陀聖教義海中,至今尚有我等凡夫可登之階梯在!


穹拉仁波切出生於一九二三年,被認定為第十世轉世仁波切。從小出家,進入藏傳格魯修學體系,修學期間放棄再來人可以縮短學程的禮遇,以十一年學習歷程,取得藏地佛法的最高學位—拉郎巴格西;接下來,再以兩年時間,取得密教學院最高學位。一九五九年以前,格魯教派三大寺僧眾數以萬計,這樣的學習成就,實為萬中取一之絕大殊榮。尤其藏傳一系,今日在印度排除萬難,重新振作之際,仁波切所受教育與所獲成就,實為碩果僅存矣!


初見仁波切,是在二十多年前的紐約。當時仁波切顛沛流離,謀生困難,基於對戒律的恭敬尊重,已捨戒還俗。他衣著樸素,且極度謙下,完全掩藏了己身所獲成就。乍見之下,難窺勝德,經接觸請益,方漸領受仁波切功德,於是油然欽仰。可惜因緣所限,紐約一別,便未再親近。


二十餘年後的今天,因緣圓具,邀請仁波切來台,蒞臨鳳山寺開示,對其教證功德,有了進一步認識。在仁波切慈悲心力攝持下,聽者於耳熟能詳的文字後,往往更能領受到殊勝法味。仁波切言教,所以能使人豁然開解,啓發淨信,乃是因其能嚴謹謙沖,身體力行,使人衷心仰望。仁波切教誡説:「一切佛法的修學,全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,而非世間的名聞利養;非僅止於文字語言的掌握,而重於實踐。無論自身修學達到何種境地,憍慢之心,永遠不許。」這番話,不只是文字,而是從行持中流露出來的教誡。仁波切所示現這些功德,帶給我們莫大鼓舞;只要誠心依止傳承師長,具足良好學習環境,任何人皆能藉由如此完整教育,一步步走向成就極致。—思及此,不禁對宗喀巴大師聖教,升起至高信心,衷心仰望。


「好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」常人初讀此書,或將因為平鋪直述的描寫,而難窺其中奧蘊。然而正如仁波切在書中所示:「事實上,我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,任何細節,都是某種信念的內涵。」只要細細研閱,自能搆出法乳來。


此自傳,實為大乘善知識一生學習、實踐佛法之殊勝教授,謹以至誠,願此書能啓發學者,不僅對藏傳格魯教法有深一層認識,乃至於對整個佛法,增長淨信,直臻佛果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釋日常序於新竹鳳山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(一九九七)十一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