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研討會上,於小學任教的廖老師說,她陪媽媽去買衣服,母親東挑西撿,無一件滿意,她怕店員不悅,便替母親買了兩件。回程路上,其母為此嘔氣,說:你要送我,我也不喜歡穿啦!在以往,她大概就會發怒起來,跟母親吵架,但這一次,想到「快樂學」中的話:「只要我們能與自己的內在本性保持和諧,就能感受到永恆的真實快樂。」於是,按奈住心情,與母親開玩笑,消解她的不悅。——隨喜!


第十課:對治干擾的情緒


本課提出三種調整情緒的方法,第一種是「對治法」:用謙虛來平息傲慢,用慷慨來消滅吝嗇,用平靜止住著急.......這是我們一般常用的方法。第二種則是「觀空性」,直接觀察情緒沒有真實本質,它會來,也會去,認真探詢其足跡,情緒反而站不住腳。第三種,「煩惱即菩提」,直接在情緒上,看見解脫面向,這就是密乘運用的方法,從煩惱看見覺性。(作者說這像是從蛇的頭上抓珠寶一樣,是一種危險方法,但也最快速,收穫最大。)三種方法,還是第一種最適合我們的程度。用「對治」的方式,來處理情緒,需要長時期努力,所以作者說:(一六九頁第八行)


人是非常不願意改變的。我們都具有高度的惰性,我們甚至不願意聽到改變的可能性。......沒有人真的喜歡經常憤怒、忌妒或極度傲慢,但每一次當我們屈服於這些情緒的時候,會藉口這一切完全正常,只不過是人生起起落落的一部份而已,『有什麼好改變的,做自己就好了!』」


感想:我師父日常法師,教導弟子不遺餘力,許多的弟子的個性,一講再講,就是不改變,但他總說:「以前我常看這些人,像生牛皮一樣,生硬不可變,一動都不動。但努力了這麼多年,才體會到,原來我也跟他們一樣,因為他們出現,才看見我的牛性,忙了半天,最後是把我自己的牛性給馴化了!」改變在己,想動才能動。不必改造別人,而是幫助他人中修改了自己。還有,改變需要耐心與時間。

第十一課:欲望


作者分析了兩種欲求:一種是盲目的,出自於迷戀和飢渴的欲望,這是不好的。另一種,則是良善動機作出發,持續孕育的深刻願望,這是好的。願心靈覺醒,願為他人幸福而努力,都是這種欲求,佛教支持這種追求心。所以,修心要有「我想要」的念頭才行。


一七九頁第六行:「迷戀式欲望的另一個特徵,就是它所帶來的不滿足感。在這種迷惑式的執著中,人是無法喜悅的,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滿足。......迷戀式的執著,喚起一種慢性而緊張的痛苦,這種痛苦成份一半是欲念,一半是排斥;一半永遠感覺不夠,另一半則筋疲力竭。說實話,這是對痛苦的『因』上了癮。


心中「想要」,去追求它,本是正常,但必須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,一旦有了「一直想要」「多還要更多,好還要更好」的心情,就醫定要設法踩煞車,否則苦痛已經在後面等著你了!最近,世界上最胖的婦人,被送去住院,在醫院中,她禁不住食慾,繼續吃,結果脹死於病床上。人不只會貪吃,各種事物都可以令我們上癮,例如:玩電腦、看電視、購物......每樣事物都存在著讓人迷執處。覺知自己已入迷,就要喊停!作者在一七七頁第三行說:


選擇隨著欲望去,就像是在說:『幹嘛搞得那麼複雜?讓欲望滿足不就得了。』問題是,欲望永遠沒完沒了,滿足的只是暫時的歇息而已,欲望造成的心理意象很快會再出現於腦海中。愈是快速滿足這些欲望,心理意象愈快速成長,侵犯內心,束縛我們。鹽水喝得愈多,口愈渴。..........到了這個地步,欲望的滿足已經不是享樂,更像是服從。我們失去了自由。


所以,「知足」很重要。「這一切,很好了,夠了,該停下來了!」多多如此提醒自己吧!
有朋友問說:「信佛,會不會也變成入迷的局面呀?」您覺得呢?

第十二課:仇恨


我們的心常落於仇恨中,卻化身為正義的保護者,完全沒有覺察到自己陷於憤怒情緒,此時極容易在敵意中,扭曲真相,誇大對方缺點,淡化自己錯誤。所以世界上各種鬥爭,就沒完沒了。因為每個人都自以為自己看見了真相,掌握了真理。結果是各有各的理。


只有減低仇恨,才能真正認識正義。


如何減少仇恨呢?作者在一八七頁倒五行說:


當我們看到一個人被仇恨、憤怒和侵略心掌控的時候,不應該把他當敵人,反而應該把他當病人才對。這是個需要被治療的人,而不是該被處罰的人。如果一個精神病患攻擊醫生,醫生應盡可能制服他,然後治療他,而不該在心中生起相對應的仇恨。任何人都不會認為醫生此時該痛揍病人。.........簡而言之,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恐怖罪行時,不該在心中升起對少數人的仇恨,而是更加強心中對眾生無盡的愛與慈悲。


所以,當一個人走在錯誤道途上時,我們應該想:他現在正被煩惱控制,不由自主的造作苦因,未來將有吃不完的「苦果」等著。我該怎麼才幫他脫困呢?───這才是正確態度。
作者在本章中,以人道的主張,提出許多論證,來說明死刑不該存在:(一九二頁倒一行)


在歐洲,廢除死刑之後,犯罪案例沒有增多;在美國,某些州恢復死刑之後,犯罪案例也沒有減少。終身監禁已經可以有效防止殺人犯繼續犯罪。這麼看來,死刑不過是合法的復仇。.........社會需要的原諒是帶有療癒的原諒,讓對立、毒素、仇恨無法運作。仇恨會毀滅自己的心,而我們接著會因仇恨而毀滅他人的生命。原諒的真正意義,在於斬斷仇恨的惡性循環。


佛教有「冤冤相報何時了」的勸告。因為今生我傷你,你懷恨在心,欲報無緣,等到某一生換你得勢,因緣和集兩者相遇時,必然有股天生怒氣從心底深處冒出來,屆時換你傷我,然後輪到我埋下復仇種子。如此,生生糾纏,永無止盡。所以,如何做到「到此為止」,是修行人的功課。


作者結論說:(一九三頁倒四行)


如果要仇恨任何事,那應該是仇恨本身。仇恨是一個騙子,它才是不屈不撓,無情的敵人,永不怠惰地破壞我們的生活,毀滅我們的生命。


我在此也作小小註解,儒家說「仁者無敵」,不是仁者敵過別人,而是仁者心中沒有敵人,那是何等境界呀!敬佩!


※下次進度:第十三~十五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lee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