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處有善心..
- Sep 24 Fri 2010 00:00
清除業障
- Sep 14 Tue 2010 00:00
心靈讀書會:快樂學(九)
- Sep 03 Fri 2010 00:14
師愛(二)
- Sep 01 Wed 2010 15:16
心靈讀書會:快樂學(八)
讀書需經過三步驟。1.作者的想法:弄清楚作者想表達的觀念是什麼?2.我的看法:自己消化抉擇,提出各種思考觀點,與作者形成的話。3.吸收應用:把認為有價值的想法,吸收起來,在生活中不斷的反覆練習。
- Aug 27 Fri 2010 00:00
師愛(一)
佛教在印度創建時,出家人採托缽制度,沒有煮飯,而是到在家人處乞食。到了夏天,天氣炎熱,接著雨季來臨,處處泥濘,所以佛陀制訂了「結夏安居」,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三個月不外出,僧人專心禪修。經過三個月的用功,七月十五日結束用功時,很多僧人證得了阿羅漢果,所以當天就被稱為「佛歡喜日」。
- Aug 24 Tue 2010 00:00
心靈讀書會:快樂學(七)
第十七課:快樂與利他主義
- Aug 20 Fri 2010 00:00
吃素的規定
在台灣,素食的人很幸福,走到那裡都有素食餐廳,而且法式蔬食、義大利餐、日本料理、披薩、素百匯,幾乎葷食吃得到的,都可以找到素食翻版。所以,可以一邊吃素,一邊享受美食。甚至,與吃葷的朋友聚餐也不用怕,因為每家餐廳都備有素食套餐。
- Aug 17 Tue 2010 00:00
心靈讀書會:快樂學(六)
每週寫此心靈讀書會文摘,都花上我半天時間。一者,文筆不好,下筆蹇滯;二者,書中內容豐富,應取何者較能符合大眾需要,頗費心思。(特別是希望無暇購書閱讀者,也能從文摘中一覽精華,且不會有截頭去尾,不知所云之感,就真是難啊!)
- Aug 09 Mon 2010 16:47
心靈讀書會:快樂學(五)
情緒是兩面刀,用得恰當,它可以協助你建構美好人格特質;不好的情緒狀態,則會導致你「離樂得苦」。心理學努力的是:如何令你的人生當下「感覺美好」,而佛法關心的是,從長久觀點來獲得自在安樂。所以佛法的修心技巧中,不排斥運用技巧,令你生「正面功能」的情緒。(如修「白骨觀」「不淨觀」,思考生死苦痛等。)
第十三課 忌妒
- Aug 03 Tue 2010 00:03
心靈讀書會:快樂學(四)
在研討會上,於小學任教的廖老師說,她陪媽媽去買衣服,母親東挑西撿,無一件滿意,她怕店員不悅,便替母親買了兩件。回程路上,其母為此嘔氣,說:你要送我,我也不喜歡穿啦!在以往,她大概就會發怒起來,跟母親吵架,但這一次,想到「快樂學」中的話:「只要我們能與自己的內在本性保持和諧,就能感受到永恆的真實快樂。」於是,按奈住心情,與母親開玩笑,消解她的不悅。——隨喜!